“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对雷锋的评价。如今,这句话用在月城镇月城社区老党员陆纪凤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十余年来,陆纪凤始终把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当亲人,坚持上门义务为困难群众理发。
勤下苦功,尽心服务
“三百六十行,不做剃头和换糖。”1973年7月,月城的高中生陆纪凤偏偏遇上了人生难题:去当一名剃头匠。当时,月城镇上的人听说一个高中毕业的女孩子去学理发,就像新闻一样炸开了锅。听到人们的种种议论,陆纪凤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钻进去。店里的老师傅们看出了她的心思,鼓励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老师傅们的鼓励下,她打起精神参加了县商业局为他们新职工举办的培训班,并暗暗下决心要在理发行业中干出一个状元来。
当时还没有电轧剪,只有手推轧,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陆纪凤就开始练,工作时见缝插针地练,夏天有蚊子咬就躲在蚊帐里练。向本店师傅学技术不过瘾,陆纪凤又到江阴、无锡、南京、上海的理发店去偷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纪凤的理发技术得到了邻里乡亲的一致认可,无论男式、女式、孩子、老人都点名要她理发,每月的营业指标都远远超过店里的其他职工。
陆纪凤工作上出色的表现引起了单位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关注,推荐她参加了全国理发师培训班,培养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评选她为单位先进、县十佳标兵等。成为一名党员后,陆纪凤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之余,她常年坚持为双目失明的年长者上门理发,为久病在床行动不便的顾客服务,上医院为病人服务,到社员家为出生不久的婴儿理满月头,甚至还上门送上临终服务。只要顾客需要,她随叫随到。在13年的理发生涯中,陆纪凤从未休息过一天,就连结婚也是在理发店度过的。
剃头匠陆纪凤不但入了党,1978年她还参加了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参加全国会议后一直到1985年,陆纪凤连续两届当选为省人民代表,三次省劳模,一次全国供销系统劳模,一次全国商业部劳模和两次全国三八红旗手。
坚守本行,发挥余热
退休后的陆纪凤也没有闲着,她又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在家里开起全国劳模理发厅,尽管身体不是很好,但陆纪凤还是乐在其中。年龄大的老顾客来理发,她就收些水费,腿脚不便出门的顾客需要理发,她就免费上门服务。
2013年,陆纪凤加入了月城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每年的学雷锋月和敬老月,她都会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陆纪凤除了平时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外,还热心地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月城镇敬老院的老人理发不方便,陆纪凤了解到情况后,就主动带上工具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有一次,她按照约定的时间上门服务,在途中不慎滑倒,扭到了脚踝,想着老人还在等着自己,她便忍着疼痛坚持前行,直到帮助老人把头理好后,她才打电话给家人。送到医院检查时,陆纪凤的脚踝已经肿胀起来。邻里乡亲得知她摔了一跤,纷纷前来看望她,为她的行为点赞,称赞她是活雷锋、大好人。
陆纪凤用她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她说:“我感觉一个人在年龄上可以退休,但在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上不能退。我永远牢记是党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