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帼宣讲员:
· 冯霞苹
江阴市利港实验小学
第十一期
渔舟唱晚 画韵陇圩
深埋在滩边淤泥里的我,不知何时被抬到一块空地上,满身泥泞只听见旁边嘈杂的议论声。
“奶奶,这是什么?”
“啊呦,宝,别靠近,上面都是烂泥!”
一个浑厚中年男人声音传来:你们不要小瞧这个小烂泥船啊,弄不好解放江南时,解放军还派上用场了呢!
“嗯,难说!”沉稳的老者又说到“晓得当年解放军要过长江,国民党把江边的能用的船都烧砸了,只留了一点小泥泊子,就像这样的小船,让人在长江里捞鱼摸虾。”
“么得命啊,这一哆哆大的小船,在长江里捞鱼摸虾,不是送死啊,还用这个来过江打仗,简直是瞎说八道。”
老者立马呛她到:别咋咋乎乎的,你知道解放我们这里,那一夜多少解放军是游过长江的啊?
……也许是大家脑补了横渡长江的英勇画面,也许是江边小渔村熟悉江上捕捞的艰辛身影一下子涌上心头,人群突然静默了。忽然又热闹起来,“耿泰义、张科等这些家乡的地下党、联络员等” 故事接踵而来。
我这个又脏又破的小渔船,没几天在一道道工序精心呵护下除了破漏之处,焕然一新了。
除去满身污泥,我终于看清了:
我在富有乡村浓厚韵味的陇圩村史馆前,躺在绿茵地上,身边有个石碾子,呵呵,还有好多恢复当年劳作情景的铜像咧!
旁边的道德长廊那整齐的藤架上爬着藤蔓植物,我叫不出名,可总想去采那上面可爱的豆荚一样的果子。
哎呦喂!那一排排房子上的山水彩绘衬着门口静静的小河,整洁的门前屋后,要不是那一排排充电桩和马路上驶过的小汽车,我还以为我投胎到了桃花源。
最热闹的要数傍晚了,村民喜欢用最古老的方式沟通 “走哦,江边上散步!”闲庭信步的村民,漫谈着见闻,偶尔倚坐长亭,偶尔相会于凉亭。拥有世界第一高美称的输电铁塔常常托举着咸鸭蛋似的太阳,任傍晚橘色的柔光撒满整个村庄,亲上人们的脸庞。
看着灰鹭在辽阔湿地上安家落户,结伴起舞;看着白鹭在碧绿的芦苇荡上优雅滑翔;看着碧波江上不知是长江大保护下鱼儿的欢腾还是江风携起的白浪……
我这条小渔船再也没想到,黄丹中陇圩这个小小的渔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会变成现代化的世外桃源,
再也没想到努力奋斗的人们如今再也不用在江里搏命生活,
再也没想到长江大保护后水会这般清,
五星红旗飘扬的蓝天下,人们的笑脸会这样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