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
优秀案例展播
共建小区妇联 共享美好生活
周庄镇集中居住小区大多存在服务半径过大、人口过多、力量不足等问题,基层治理的效能与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探索把妇联建进小区,就是希望通过党建引领、妇建助力,推动小区资源力量由“散”到“聚”、邻里关系由“疏”到“亲”、治理能力由“弱”到“强”。
“小区妇联成立了,我们妇女姐妹们有了个新家,在一起说说家庭趣事,谈谈小区建设、议议周庄变化,品品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丰盈。感觉很好!”2024年9月,江阴市周庄镇滨河家园小区妇女联合会在小区“睦邻桥”党群服务驿站正式成立,这是江阴市周庄镇妇联紧扣“把支部建进小区”,落实“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兜底零散”的工作要求,成立的无锡市首家小区妇联。
妇联进小区 交流平台更广
小区妇联既是妇情民意联系的前哨阵地,也是赋能提升的创新载体,通过学习交流、良性互动,把居民朋友团结成家人。摸清底数,滨河家园是2016年建成的拆迁安置小区,目前有常住人口242户,513人,党员26名,其中妇女225人,儿童49人,小区妇联成立后,已召开执委会、议事会5次,共商夯实小区治理、推进婚育新风事宜。制定三单,妇联执委有效发挥身边“楼道长”“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作用,深度梳理“三张清单”(即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征集居民需求12项,链接各方资源17项、提供精准服务29项,打造“执委引领、居民参与、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志愿服务,开展便民服务、法律援助、防诈宣传等巾帼志愿服务20余次,嵌入“红色物业”管理,解决小区垃圾分类、违章搭建等问题10余个;开设法律夜门诊23次,助力小区矛盾调解12件。

党建带妇建 推动力度更大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滨河家园小区乘着“把支部建进小区”的工作东风,以党建引领推动妇建发展。握指成拳,推广“执委+巾帼志愿者”“执委+网格员”“执委+楼长”“执委+业委会成员”等履职模式,持续关爱新就业群体10余次,辐射带动更多女性和家庭共同成长。多维共治,建立“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制定小区问题处置流程;推进“银领先锋进小区”,引导广大老同志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启动小区治理“伙伴计划”,带动广大家庭从小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合力致远,联合党建联建成员单位周庄城管、周庄成教党支部、周庄派出所党支部等职能部门;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与新兴领域行业女性、全职妈妈等群体的良性互动;集聚辖区内各方资源,以共建聚合力。

激活源动力 服务温度更足
滨河家园小区妇联充分发挥在群众身边的优势和便利,推动“织网扎根”妇建行动有质有效。阵地互通,有效贯通小区党员服务驿站、“吴阿姨”家事调解室、妇女微家等阵地,做深做实教育引导、关心疏导、源头管理等工作,全面提升隐患排查能力、矛盾化解能力。项目联动,对标对表“把妇联建进小区”服务清单,用“大手牵小手 共建美丽社区”“儿童友好 让社区更美好”“巾帼大宣讲 凝聚她力量 ”“乐群同周 巾帼暖‘新’”“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项目串联,务实推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品牌赋能,积极打造红色物业品牌“暧心红·幸福家”,通过“党建引领+妇建助力+居民自治+物业服务”的工作模式,实现党群互动共融,由社区党组织、小区妇联牵头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针对小区治理问题展开探讨,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一小区一支部一妇联”,滨河家园小区妇联不断发挥“联”字优势,整合资源、聚合力量、融合功能,在小区“织网扎根”,建设中的亮点特色持续丰富着“把妇联建进小区”工作内涵。周庄镇妇联将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向其他小区延伸,不断推进小区妇联建设工作有力有序,实现小区妇联工作的全域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