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权益维护
维权窗口
公告栏
新闻快递
领导讲话
妇儿权益维护
家庭家教家风
巾帼志愿全澄
女性创业创新
组织阵地建设
联系我们
首页>>妇儿权益维护
市法院:以法之力 护航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025-07-29

近年来,江阴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深化家事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夯实维权阵地,创新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快速有效审理涉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民商事案件,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01

立足审判职能

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力度

妥善处理涉妇儿权益保护案件。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妥善审理离婚、继承、赡养、抚养等纠纷,依法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离婚损害赔偿、家务劳动补偿等制度以及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等原则,切实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作用。2024年审结抚养费纠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等各类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311件,审结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4件。

提升妇儿权益司法保护工作水平。对侵害妇女儿童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选派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官专门负责审理涉少案件,着力提升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水平。

02

健全教育帮扶

不断增强司法功能的温度

凝聚权益保护的工作合力。联合市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妇联等部门共同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协作机制建设,加强在未成年人矫治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沟通、协调、配合。联合会签《江阴市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意见》《江阴市涉未案件家庭教育分级指导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聚焦落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共同责任。首次联合公安局、检察院对涉案困境儿童开展司法救助,协调教育部门、属地政府切实解决困境儿童抚养、入学、生活保障问题,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以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形成合力。

以家庭教育促进法治保护。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反映出的监护人履职不当情形,对监护人进行训诫的同时发出3份《家庭教育指导令》。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发送《家庭教育指导令》61份。创作拍摄澄法小剧场特辑《离婚了,孩子怎么办?》普法短剧,在全市中小学家长中获得了良好反响。

刑罚与教育并举保护未成年人。坚持以“重挽救、求效果”“少剥夺、多给予”“广延伸、重拓展”三理念为指引,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创设青少年保护工作法,通过实施心理疏导、判后回访、定期回访等制度,全面了解刑事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建设情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为未成年人接受矫正、职业规划等方面排解疑惑和忧虑,帮助未成年被告人更好、更快融入社会。

03

创新工作机制

持续扩大司法保护的广度

推行繁简分流速裁机制。对严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侵权案件或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非诉案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诉讼便利,优先立案和审理,及时维护合法权益。加强诉讼指导,对欠缺法律知识的妇女儿童适时进行法律释明,最大程度保证其行使诉讼权利。推行婚姻家事案件“要素式”审理,强化家事案件的权利释明、举证释明及事实查明,切实维护实体公正。积极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在离婚案件中向有未成年子女的双方当事人发送《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

搭建专门维权工作平台。畅通妇女儿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联合总工会、妇联在滨江法庭建立“港湾”家事调解室,设立妇女儿童舆情直报点、维权联系点、监测点,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形成快捷、准确的反馈渠道。引进妇联干部、律师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师参与妇女儿童案件纠纷的化解,对妇女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情感修复,为监护权缺失的未成年子女提供针对性的家教指导,实现调解员与家事法官的协调配合、无缝对接。

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现象,我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对发现的相关问题通过实地走访,向没有落实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的旅馆和校园性侵案件频发的学校分别发出司法建议,均收到相关单位重视,并就整改措施给予回函。

加大“法育未来”品牌建设。不断创新普法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普法宣传从法院向家庭、学校、社区延伸,针对“防拐”“校园欺凌”“女性自我保护”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法治夏令营”“法院开放日”等普法活动,组织旁听庭审活动、模拟法庭10余场。选派“法治副校长”“爱心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0余场,受众2万余人次。依托“智慧云法庭”平台,开展“少年正青春 交友需谨慎”等主题教育活动,7500余名师生参与线上专题课堂,生动的案例和朴实的普法语言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讨论。

江阴市妇联版权所有 江阴市妇联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