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议事会是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是妇联组织凝聚妇女人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是进一步提升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市妇联积极推进妇女议事会建设,以党政和妇女群众的双向需求为切入点,有序引导妇女参与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姐妹说”妇女议事会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权益维护等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妇联组织的社会化服务效能。江阴妇联推出汇聚她力量 议出她智慧——妇女议事案例集锦,通过分享经验、交流做法,进一步激发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
知心“她”力量
“议”起守护孩子七彩童年
申港街道申西村妇联
周末,申港街道申西村青少年公益课堂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一群孩子端正地坐着认真听讲,稚嫩的脸庞上满是专注与喜悦,他们积极互动、踊跃发言,这样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申西村知心大嫂妇女议事会公益课堂的生动缩影。从议题萌发到成果落地,议事会以规范有序的民主协商,将关切转化为行动,为辖区青少年儿童编织起一片受益良多的成长天地,守护他们的美好童年时光。
精准把脉:
深入调研锁定“公益课堂”核心议题
南庄佳苑是申西村管辖的拆迁安置小区,住着来自多个村的住户2500余人,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议事会成员主动深入社区家庭,通过闲话家常、线上问卷、亲子活动间隙交流等方式,敏锐捕捉到家庭教育的普遍困扰:不少家庭反映青少年儿童假期沉迷手机、青少年课余生活单调、传统文化接触稀少、亲子高质量互动匮乏等。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问题,经过议事会骨干的筛选提炼,最终聚焦为“如何整合资源,为社区青少年开设系统化、吸引力强的公益课堂”这一核心议题。议题切口小,却承载着家庭与社区的大期盼。

规范议事:
四步流程达成“双主线”课堂共识
议题锁定,如何将分散的意愿凝聚为有效的行动方案?议事会严格遵循规范化的议事协商路径:
一是信息通报:负责人详细汇报前期调研结果,初步构想是为满足辖区青少年课余学习需求,打造“家门口”有温度的社区教育,构建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帮扶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助力少年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是多元讨论:成员们围绕课程内容、时间安排、安全保障、资源需求等内容展开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三是聚焦共识:在主持人引导下,对争议点进行深入辩论,逐步寻求最大公约数;
四是形成决议:最终通过表决,明确以“传统文化浸润”和“亲子协作实践”为双主线,开设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课程,并形成包含预算、分工、进度表的具体执行方案,并且以此议题申报了申港街道首届“诚心善治”公益慈善创投项目。


汇聚合力:
积极动员整合社区“宝藏”资源
决议的生命力在于高效执行。议题具体方案明确后,议事会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与群众动员智慧。她们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积极联络社区内外的“宝藏”力量:动员退休教师发挥余热,邀请身怀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的能人登台授课,招募热心年轻家长担任助教志愿者。同时,她们主动出击,精心策划学员招募事宜,点燃了广大家庭的参与热情,为后续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议事会成员根据专长主动认领任务,成立专项执行小组:课程组负责对接讲师、细化教案、准备物料;联络组负责学员招募、通知发布、课堂协调;保障组负责场地布置、安全预案、物资管理。
在全员共同努力下,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公益课堂如期举办,孩子们的周末在贴心的安全守护和文化熏陶中有意义地度过。




闭环监督:
多维评估力促课堂“动态优化”
在项目开展的每一次公益课堂中,议事会成员与家长代表、讲师定期沟通,直面问题,优化调整,在项目中期和结项前,议事会骨干分别对来参加过公益课堂的孩子和家长进行过满意度调查。从统计结果看,孩子对课堂的评价很高,而家长们也反馈孩子在手机使用时长和频次上有了明显的减少,孩子回家愿意主动分享活动体验,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家长们还表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了提升,非常支持孩子参与公益课堂,该项目也在今年7月顺利进行了结项汇报。



多维成效:
议事“她”能量,驱动社区精微善治
妇女议事会以规范化、组织化的民主协商实践,成功打通了社区需求感知、议题转化、资源整合、高效执行与效果追踪的全链条。她们将视角投向未来,以公益课堂为生动载体,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锻炼了其综合素养,更深层次地修复与升华了现代家庭亲子纽带。这群社区“当家人”的行动证明:当女性力量被有效激发和组织起来参与治理,其内生动力足以驱动社区精微之处的美好变革,为基层善治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温情。议事会的“她”力量,正托举起社区下一代更加明媚、丰盈的未来。
供稿:市妇联权益部
编辑、发布:叶民庆、陈斓
审核:陈转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