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阴市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妇女儿童综合全面保护的目标,依法从严惩治各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犯罪,加强涉妇女儿童权益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深化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公益诉讼,在强化检察履职中,筑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治屏障。
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
全力守护妇儿权益
一是严惩犯罪维护权益。2022年以来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办理强奸、猥亵等侵害妇女权益案件,形成有力震慑。在办理一起网络猥亵案件中,与公安机关强化协作配合,深挖犯罪,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二是民事权益保障精准发力。通过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等方式,加强对妇女居住权、人身损害赔偿等权益的维护力度。关注未成年孩子的发展权益,通过支持起诉撤销、变更监护权,协同异地保障入学,让5名未成年人重回校园。
三是公益诉讼推动源头治理。围绕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等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以个案推动工作机制构建,以“我管”促“都管”,实现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同频共振。针对旅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住引发性侵、企业非法雇佣女性童工等,近年来共计制发11份检察建议、关注函,督促有关部门、行业协会深化治理。
深化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全力充实妇儿力量
一是司法救助体系创新升级。2022年发起设立“澄爱护苗”司法保护慈善基金,针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未成年女性和困境儿童采取经济、心理、医疗、就学等救助形式,累计向24名未成年女性发放救助金13万余元,提供心理疏导、医疗救治、技术培训等帮扶60余次,1名未成年女性考上大学,3人实现就业。
二是基层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在全市成立36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站点,面向妇女儿童、家庭全方位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精准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构建“家庭+司法+阵地”立体阵地。与江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妇女儿童保护工作。
三是联动治理机制提质增效。上线强制报告信息平台,社会公众发现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线索可以“一键码上报告”。联合职能部门,针对妇女年龄、学历、职业等类别,以项目化的方式提供差异化服务,共开展“澄苗成长”“青澄护蕾”等4个项目。


面向重点领域场景
全力呵护妇儿未来
一是专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打造亲子陪伴、科学管教、心理建构、关系修复4个科目23门特色课程,为50余组妇儿家庭、20余组严重不良行为少年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二是立体构建普法宣传矩阵。开设“澄爱护苗”空中法治直播课堂,开展直播12期,场均1万余人在线实时观看,线上直播课程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精品网课。联合市妇联共同制作防性侵微电影《雨季的云朵》,获评江苏省政法委三微作品二等奖、江苏省妇联巾帼大宣讲十佳视频。
三是协同治理网络空间。依托办案督促网络监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引导网络经营者规范经营、消除隐患。在办理一起猥亵犯罪案件中,发现某知名社交APP存在管理漏洞,对其依法开展监督,促使该公司升级账号准入、不良内容排查、快速举报处置等机制,并处理违规账号2万余个,圈定平台风险用户70余万个。




开展“四暖”行动
全力提升干警素质
一是以“暖志”提升思想引领力。组织女干警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阵地,开展“澄检心向党•建功必有我”案例演说会等活动,引导女干警深化认识、锤炼党性、改进作风。
二是以“暖行”提升工作战斗力。 实施“青蓝计划”,通过岗位练兵、竞赛比武等形式搭建成长锻炼平台。选树全省业务竞赛双标兵等身边女检察人榜样,召开事迹分享会,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4名女干警获评全省全市检察业务标兵能手称号,1名女干警获评“全省最佳公诉人”。
三是以“暖情”提升集体凝聚力。打造“巾彩书阁”,购置女性相关主题书籍,丰富女干警精神世界。发挥“11号聊吧”主阵地作用,组成专业主谈人队伍,与女干警深度谈心50余次,帮助疏导情绪、释压鼓劲。定期开展户外见学、每周观影、趣味运动等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加强集体凝聚力。
四是以“暖心”提升职业归属感。全面梳理干警个人和家庭情况,为女职工家庭申请扬子关爱基金6.5万元。举办首届“澄检之家•爱心义卖”活动,所得款项5000余元悉数捐献至“澄检之家”慈善金,用于资助生活困难的女干警职工,以小善传递大爱。




供稿:江阴市检察院
编辑、发布:叶民庆、陈斓
审核:陈转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