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波澜中,每一朵浪花都承载着追梦人的故事。当万千女性的璀璨光芒交织成绚烂的星空,我们见证——有人在科研的天地间书写苍穹的辉煌,有人用艺术的笔触敲击心灵的回响;有人以柔弱的双肩承载家国的希望,有人凭创新的热情引领行业的未来。江阴妇联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邀您一同跟随她们的足迹,共赴“繁花逐梦”之旅。
针线里的星辰大海
周茂民
江苏百年鑫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百年鑫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40多名员工的小微企业,既没有百亿产值,也没有院士工作站,却在缝纫机的针脚间,编织出了创新的密码,二十八载如一日,在传统纺织业的道路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1997年,周茂民以家庭妇女的身份,携手三位裁缝与五台缝纫机,踏上了创业征途。当时乡亲们都说:“纺织这种夕阳产业,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但她心中怀揣着梦想,坚信即便是最普通的布料,也能在科技催化下焕发新生。从首件能调节体温的军训服诞生,创新的火花便在针脚间熠熠生辉。
创新是缝纫机上的加减法
周茂民的办公室永远放着两件东西:车间钥匙与专利证书。这十七项专利,是她与纺织女工们,以“绣花”般的匠心,在传统产业中进行的智慧加减法。
▶ 被罩里的暖心变革
2016年,周茂民在医院照顾生病的老母亲,看到护工大姐每次换被罩都累得满头大汗——传统被罩四个角要反复塞被芯,对卧床病人简直是折磨。于是,她研发了“方便被罩”,在被罩对角开两个磁吸开口,套被时只需把被芯四角从开口塞入,轻轻一拉就平整。但第一批样品用拉链设计时,有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半夜把拉链头扯下来含在嘴里,她们马不停蹄把拉链连夜改成食品级磁吸扣。
▶ 军训服的青春守护
去年获批的“多功能军训服”专利,源于扬州大学王老师的紧急求助——军训第三天就有5个学生中暑送医。她们在腋下缝制可拆卸的透气网兜,腰部设置隐形水壶扣,袖口用魔术贴实现一秒卷袖散热。但试穿时又发现网兜摩擦皮肤,90后设计师小刘把自家孩子的婴儿服拆了,找到莫代尔棉做内衬解决问题。
女性视角下的创新密码
身为一位女性企业家,周茂民在产品研发中始终融入着细腻与温情,她更加注重产品中蕴含的“人情味”。这种关注在护士服专利(CN211721979U)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款护士服在腰部特别设计了可调节的松紧带,这一巧妙构思,正是源自苏州五院张护士长在怀孕七个月时,因制服扣子多次崩裂而遭遇的尴尬。周茂民深知,对于一位即将成为母亲的护士来说,这样的不便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更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她决心通过设计创新,为像张护士长这样的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贴心、舒适的制服选择。同样,在“抗菌防螨被单”(CN109497787B)的研发过程中,她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款被单的诞生,源于春晖幼儿园李老师对孩子们的呵护,周茂民组织团队进行研发,力求打造出一款既抗菌又防螨的被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睡眠环境。
小企业的创新经济学
作为小微企业家,周茂民摸索出三条生存法则:
1.“边角料研发”:2016年改造充棉机专利时,技术员老周把旧缝纫机马达拆下来当核心部件,成本省了2万多;
2.“老匠人+新思维”:60岁的王师傅发现电动裁刀总划伤真丝,带着90后小陈改造设备——在裁台加装15度倾斜板,利用布料自重实现自然垂坠裁切,既保留手工精准度,又提升30%效率;
3.“抱团取暖”:与南通大学纺织学院共建实验室,用他们的检测设备验证”银离子涂层必须避开脖颈摩擦区”这个关键细节。

站在新起点,周茂民正从三个方向持续深耕:
1.让传统产品更贴心:将抗菌防螨技术延伸至酒店布草,与姑苏客栈合作试点“安心睡眠计划”;2.让生产更绿色:改造充棉机专利(CN206255837U),用服装边角料制作环保填充棉,每条被芯可减少300克纺织废料;3.让服务更温暖:建立“妈妈设计师”团队,为化疗患者设计磁性假发固定带,用窗帘束缚带专利(CN211722709U)的磁吸技术实现无痛佩戴。
周茂民说,像她们这样的传统小微企业,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惊天动地,而是把每根纱线都当成芯片来打磨。就像她的企业名字“百年鑫乐”,既要传承百年的匠心底色,更要让每块布料都闪耀创新的星光。她深知,传统产业的星辰大海,不在天上,而在她们一针一线的创新坚守里。

致敬“她”力量
以智慧为蕊
以勇气为瓣
绽放“她”风采
供稿:市妇联组宣部
编辑、发布:陈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