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议事会是基层妇女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是妇联组织凝聚妇女人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是进一步提升妇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市妇联积极推进妇女议事会建设,以党政和妇女群众的双向需求为切入点,有序引导妇女参与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姐妹说”妇女议事会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权益维护等领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妇联组织的社会化服务效能。江阴妇联推出汇聚她力量 议出她智慧——妇女议事案例集锦,通过分享经验、交流做法,进一步激发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会建设。
传承“脚尖非遗” 共品年味匠心
月城镇黄桥村妇联
在江阴月城镇黄桥村,有一种年味,是“脚”踏出来的。脚踏年糕,不仅是舌尖上的传统技艺,更是一份传承百年的非遗记忆。然而,这门“脚尖上的艺术”,也曾陷入被遗忘的危机:年轻人不会做、不愿学,老手艺困于“无人可传、无处可去、无人来看”的现实窘境。转机,来自一群有心、有智、有行动的“巾帼力量”。
老手艺·新困境:
舌尖上的年味,谁来接这一“脚”?
脚踏年糕,曾是家家户户过年时的热闹场景。如今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手工艺造成了严重冲击,且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便捷化的生活方式,愿意学习和继承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给脚踏糕的传承带来了挑战。黄桥村妇联没有让传统止步于记忆,积极把“非遗活化”列为议事主题,通过集思广益、创新发展来推进这一传统美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让脚踏年糕重新“踩”进我们的生活。

她议事·金点子:
聚巾帼智慧,破传承困局
在村妇联主持下,一场关于“如何让脚踏年糕重新香起来”的议事热烈展开。妇女代表、女党员、妇联干部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碰撞出三个关键突破点:
人要到位:请传承人“出山”,组建“巾帼传承队”,开班授课,“手传手”教、“面对面”带;
地要活用:闲置空间变身“年糕工坊”,携手学校、企业推出“非遗进校园”“亲子体验日”;
范要出新:拍短视频、开直播、设计研学课……用新时代的方式讲老手艺的故事。


她力量•见实效:
从“年糕工坊”到“乡村振兴新引擎”
议得好,关键看行动。黄桥村妇女议事会的成员们迅速将“金点子”落实为“实招子”。她们不仅把村里闲置空间改造成了热闹非凡的“年糕工坊”,还成功邀请到传承人顾静亚“出山”带队,招募巧手妇女、返乡青年,举办“非遗糕点培训班”,让年轻妇女学习传统制作技艺。她们主动走进学校、对接企业,开展“非遗进校园”“年糕制作体验日”等活动,让大小朋友一起感受脚踩年糕的乐趣。全年累计开展非遗体验活动20余场,超500人次参与。同时,借助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拍摄短视频、开展直播,累计直播50余场,累计观看量超6000人,实现直播销售收入超50万元。“脚踩年糕”不再是遥远记忆,而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文化新风尚;更值得一提的是,“年糕热”悄然带动本土农产品的热销,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妇女议事平台也真正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她引领·启新程:
小年糕“踩”出大文章,巾帼赋能永不止步
一场关于年糕的讨论,不仅让非遗技艺重焕生机,更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黄桥村妇女议事会有效激发了基层女性的智慧和担当,让越来越多的女性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议事的”变成“行动的”,成为凝聚共识、激发动力的“治理枢纽”,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下一步,黄桥村将持续深耕妇女议事平台,将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让“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传统智慧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绽放新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智慧与力量。
|